1.离清华园最近的真金真金物流在哪里/
离清华园最近的物流在哪里/
最近有一款游戏“第二生活”(Second Life)颇受人关注,尤其在《经济学人》杂志上个月撰文报道它之后。游戏源码游戏源码其实它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大全网络游戏,拿游戏开发者的真金真金话说,这是游戏源码游戏源码个让人们随心所欲创造点什么的地方,而全部创造物的大全小程序知识商城源码知识产权都归玩家所有。
这里的真金真金一切东西,%以上由用户创造。游戏源码游戏源码有人设计替身形象,大全有人创造崭新物种;有人画画、真金真金作曲、游戏源码游戏源码写歌,大全有人成为在线导演和演员,真金真金将这里的游戏源码游戏源码生活拍成**发布在互联网上;有人建造楼宇,还有人经营房地产——没错,大全华裔女子Anshe Chung一年里向“第二生活”的运营商“林登实验室”支付了大约万美元去购买虚拟地皮,然后将它们建设成人人心向往之的可居住社区,并收取租金。无论是“杭州”还是“绿宝石岛”,总之这项生意让她赚得很多。
“第二生活”中创造物的交易基于虚拟货币“林登币”,而“林登实验室”向用户提供“林登币”和美元直接兑换的V2搭建源码服务。这儿目前仅有万用户,但每月现金兑换量超过万美元。
和“第二生活”极其类似的游戏还有瑞典的“安特罗皮亚计划”(project entropia),更早些的原型则是连续多年雄踞北美游戏销量排行榜前列的“模拟人生”(The Sims)系列。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为这样的虚拟生活深深入迷?
拿这样的问题去问Anshe Chung,我想她不会认为自己的生意有多“虚拟”。是的,我们不是早已习惯同样看不见摸不着的股票和期货生意吗?从上世纪末ebay上流行的“暗黑破坏神”武器盔甲,到如今大小中介网站上有售的“魔兽世界”或“传奇”道具、装备和帐号;从代练帐号,到陪练陪玩、专业骂人、职业PK手……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交易,盆满钵满的都是真金白银,一点也不“虚拟”。而花钱消费的人呢?我们并不认为花钱看**、听演唱会或旅游有多么“虚拟”,那么花钱在游戏里进行娱乐与情感体验,难道就格外“虚拟”了吗?
一叶而知秋。从电子游戏,到互联网乃至所有数字媒介,云挖矿盗u源码它们并非幻象,也不遥远,几乎充斥你我日常生活每一角落和时刻。今日之我们,与百年前人们,同样的努力生活,不同的是我们有更多选择。选择在西单开店或者在淘宝网开店,选择每天买三份报纸或者日日上门户网站阅读新闻,选择酒吧迪厅球场或者BBS、SNS社区结交新朋友,选择夜间连续剧、超女直播或者沉浸在网络游戏中……差异源于选择,而不是所谓“虚拟”与“真实”的分野——生活只有一个,所谓“虚拟生活”是个伪命题。
互联网曾经是新鲜玩意儿,让大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生活竟能如此被延伸、拓展和丰富。如今惊奇仍然常常会有,可是互联网本身已经开始让人习以为常。因此《连线》杂志才特别提出,竞价排名广告源码在英语中首字母大写的“Internet”应该被改写为小写的“internet”,因为它和我们生活太过贴近而不再被当作专有名词对待。互联网渐渐变得像电一样,只有当生活中突然没有它的反常情况下,我们才意识到其存在。就像我们并不谈论什么“电气化生活”,“网络生活”的概念也正淡出你我视野,越来越多人的反应是,“没有网络,怎么生活?”。
至于所谓“网络生存”,还记得六、七年前以“网络生存实验”为名的可笑一幕:几个人被关在房间里三天,必须通过互联网获取饮食,还要进行一些娱乐、学习、购物等网上活动,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录像播出。今天看来之所以可笑,是因为这些当时看来又前卫又困难的事情如今人人都能做到,而且做得更好。安卓10.0.0系统源码不是今天的人更聪明,而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媒介环境在短短六、七年间飞速发展,让我们可以如此轻松从容,脱离“生存”困境,追求精彩“生活”。这个时代被称为U时代——Ubiquitous Time,无处不在的媒介的时代。
去年有本畅销书《世界是平的》(The World Is Flat),托马斯?弗里德曼娓娓道来为何今日世界已经变平,平坦的世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。他口中的“抹平世界的十架推土机”中,处处都有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身影。可将复杂工作切分的工作流软件,业务的全球外包,跨国企业的海外工厂,整合全行业的供应链,方便迅捷的资讯搜索,开放源代码运动……第三世界国家有竞争机会,个人面对巨无霸企业亦有机会,人人都可能兼具雇主、雇工、股东、公民等多种身份认同。他描绘的世界图景栩栩如生。
但是你去翻翻十多年前出版的《数字化生存》(Being Digital),尼葛洛庞帝同样写到了这些。不同在于,十年前的预言、趋势和概念,十年后已经变成潮流、典型、生动鲜活的大事件、人人熟悉的小细节。
学界则有曼纽尔?卡斯特的煌煌巨著《信息时代三部曲》,他直接将正在浮现的崭新社会结构概念化为“网络社会”。安东尼?吉登斯等社会学家对此人此书大为推崇,称之为“信息时代的马克思?韦伯”。
尼葛洛庞帝说我们将“数字化”地存在,社会学家们宣告“U时代”、“网络社会”的到来,弗里德曼说“世界是平的”,我还可以说“世界是流动的”:较之上个世纪,全世界的信息流和物流(比特流和原子流)都爆炸性地增长,也更加灵活多元,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便在流动中增殖。种种描述和阐释中有一点共识:我们今日生活的世界与从前不同,我们的生活也因之不同;不同不仅因为新工具的应用,更因为社会的结构、生活的规则、我们自身都发生了变化。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对我们而言,不只是人类离不开的空气,鱼儿离不开的水,更成为构成我们和社会的内在成分与逻辑。
所以有那么多在互联网出现前闻所未闻的故事一幕幕上演。例如今年在中国连连出现的“网络通缉令”,原本就飞速发展的搜索引擎技术在“人肉化”之后更是威力无穷,“虐猫录像”、“魔兽铜须”……当事人的所有个人信息都能被挖掘出来并迅速公诸天下。从最早的“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”,到后来的“老大哥知道你是一条狗”,再到如今的“人人都知道你是那条狗——如果他们想知道的话”,越来越多的人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变化,这本身是互联网渗透到个人与社会每个角落的结果。搜索引擎的影响,本身就足以写成一本书,从布尔查询逻辑对个人思维方式的影响,到福柯“超级全景监狱”如何被搜索引擎实现为一种权力话语。
亦有媒体将此类事件称为“网络暴力”。卷入其中的当事人完全无力抵抗网络舆论的攻势,无法阻止自己的隐私暴露,而激愤网民的举动也并无说理辩论余地。或许这是某种暴力,但这种暴力过去只掌控在少数精英或特定机构例如媒体手中,如今却被赋予了千万普通上网者。在U时代生活中,过去的法律、道德、规则还未能调适当下情势,个人却面临着更多选择与机会,当然也有更多风险和挑战。而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结构则在多种力量消长、新旧平衡转换间被慢慢重塑。
U时代方兴未艾。摩根斯坦利上月发布最新《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》研究报告(下载)。数据表明,年全球有亿移动用户,是PC用户的3.5倍;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收益和全球互联网广告收益相当,为亿美元;从趋势上看,移动互联和无处不在的连接将是未来几年最大热点;而亚太区将成为新浪潮领跑者。微软、英特尔的CEO们纷纷发话表示来到“移动计算全新时代”、“手机将创造软件业新高潮”,其实不用他们说,我们日日都在感受这扑面而来的“无处不在”。
当然也不要忘记,世界还远不是那么平坦,“数字鸿沟”仅仅是横亘在人类社会中的山岭沟壑之一。中国网民过亿,手机用户3.6亿,但还有那“沉默的大多数”根本未曾进入U时代。分裂和分化不是U时代的特征。
今年春天我在清华园里见到尼葛洛庞帝,他早不再提自己曾经开天下之先的“数字化生存”理念,而是忙于推广OLPC(One Laptop Per Child)。每个孩子都该有台笔记本电脑,来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,贫困不能剥夺他们使用新媒介和进入U时代的权利。尼葛洛庞帝和他的项目组成员为了这个浪漫理想,要做的工作很多,从把电脑成本降低到美元的技术研发,到寻求资助以便能向全球发展中国家儿童免费发放。在中国,OLPC的前景并不明朗,但我衷心希望,U时代的生活能赋予每个人更多的自由与平等,更多的机遇和力量。